恒溫烘道幹燥溫度設置應由低至高,在薄膜剛進入烘道時,粘合劑中的溶劑蒸發容易,溫度應低一點,使其慢慢蒸發。隨著粘合劑粘度的升高,溶劑蒸發困難,應提高溫度,使殘餘(yu) 的溶劑蒸發掉而成為(wei) 有粘性的膜層。如果道烘箱溫度設置過高,當塗布的薄膜進入時,溶劑還沒有來得及揮發,表麵就已幹燥直接將未揮發完的溶劑密閉在膜層中,經複合後無法及時揮發幹淨,出現殘留超標及異味也就很正常了。這就要求我們(men) 設定梯度烘幹溫度,同時要注意保持幹燥箱的幹淨與(yu) 整潔。
一般來說,我們(men) 在烘道內(nei) 設、二、三、四段溫度,前三段分別為(wei) 45~60℃、60~70℃、70~80℃,烘箱後段若無冷卻軸,則第四段烘道溫度應略低於(yu) 第三段。
提高複合溫度和壓力,有助於(yu) 提高粘合劑的二次流動性,促使粘合劑迅速濕潤基材,並進入基材表麵的孔隙中,從(cong) 而使膠水潤濕基材,從(cong) 而將複合強度提高。通常複合溫度為(wei) 55~80℃,複合壓力為(wei) 46kg/cm2。
幹燥溫度由溶劑的沸點和材料的耐溫性、上膠量、膠粘劑類型等決(jue) 定,與(yu) 複合生產(chan) 速度相匹配,使塗布在薄膜上的粘合劑的溶劑揮發。
如果幹燥溫度過低,溶劑的揮發速度慢,粘合劑及印刷膜中殘存的溶劑就多,複合牢度差。
如果幹燥溫度過高,薄膜會(hui) 被拉伸,產(chan) 生皺折,複合後會(hui) 出現隧道現象;同時溶劑急劇揮發,會(hui) 出現假幹現象,出現溶劑殘留超標的現象。
更多了解盡在https://www.pltls.com